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机构设置 学风动态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先进事迹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委员会  >  通知公告  >  正文
武汉大学“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2012-2014)”中期工作总结
2013年10月24日 09:13
   访问量:

自2012年启动“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2012-2014)”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弘扬优良学风、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提升学术质量放到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倡导“重学风,强自律,促精品”,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各项工作,通过学校各单位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学风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一、学风建设总体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认为学风是大学精神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加强学风建设是营造“风清气正”环境,提振“精、气、神”和加快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障,明确提出对学术不端要坚决实行“零容忍”。学校将学风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十二五”规划,体现了对学风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学风建设的常态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2011】1号)及《关于开展学风建设宣讲活动的通知》(教技司【2011】172号)文件精神,学校建立健全了学风建设工作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使得学风建设工作“一举一动有章可循,一言一行有据可依”。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全校学风专项建设工作,在全校进行了教风、学风专题调研,举办了以宣讲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和科学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科学精神与学风建设系列宣讲教育活动等等。

二、开展的工作和成效

1.高度重视,完善学风建设工作机构

为深入开展“十二五”期间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 学校领导带头学习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大力倡导全体师生严格自律,自觉抵制不良学风的侵蚀。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校学风建设总体规划、重大决策和年度工作计划,指导检查全校的学风建设工作;明确了学校主要领导、各职能部门和院系主要负责人分别是学校和各单位学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已初步形成了由学校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各相关职能部门、各院系以及院系教授委员会分工负责,层层落实的体制机制,为学风建设的常抓不懈提供了有力保障。

2.强化制度,构建学风建设制度体系

制度规范是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学校先后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有关规定,形成了以《武汉大学学风建设实施细则》、《武汉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等专项制度为主,以学校其它有关制度规范为辅,院系相关规定配套的管理制度体系。学校每年将学风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纳入学校和院系日常工作范畴,将学风、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等列为新生入学教育、新留校教职工培训、教职工岗位培训等常规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注重结合学校实际,从学校、学院、学者、学生四个层面入手,推动学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全覆盖。2012年,学校在全校推广实施“烛光领航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学风建设

在校学术委员会的总体指导下,各院系结合各自实际加强学院层面的相关制度建设。绝大部分院系新出台或修改完善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术规范管理等学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制定和完善了《外语学院教学工作评估体系》等10多项管理规定,资源与环境学院出台了《资环院烛光领航计划实施细则》等相关实施办法,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学风建设的管理制度体系,为学校学风建设工作常规化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3.宣传典型,开展学风建设宣讲教育

学校将学风建设列入年度学校工作要点,将学风建设教育活动纳入学校和院系日常工作范畴。注重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和教学督导作用,并在全校广泛开展经常性的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学术规范教育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师生对学风建设的重视,提高了师生对学风违纪、学术不端等行为的认识,警醒师生自觉遵守相关纪律,遵从学术规范和恪守学术道德。

学校通过推出《武汉大学师德铭》,评选“杰出校长贡献奖”、“武汉大学师德标兵”、“武汉大学教学名师奖”和“我最喜爱的老师”等活动,鼓励教师以身立教、以德育人、为人师表。通过评选“十大珞珈风云学子”、“学术之星”,表彰“诚信考试先进班集体和先进个人”等,在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带动和促进全校学生学风建设。通过学校网站、报刊、广播设立“院士风采”、“师德标兵”、“教学名师”、“杰出青年”专栏等,多渠道宣传他们的治学精神、高尚品德和先进事迹。

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学校积极搭建各类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学校每年举办“珞珈讲坛”、“学术与人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等各类学术讲座达4000多场;开展“学术科技节”、“博士生文化沙龙”、“研究生新生训练营”等各类学术科技活动达800余场,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聚焦工作室”、物理学院的“寻理论坛”、水利水电学院的“弘禹论坛”、基础医学院的“杏林论坛”等,也通过开展学术文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学风建设工作。

4.坚持导向,严肃处理学风违纪和学术不端行为

学校将改进学术评价导向与严肃处理学风违纪和学术不端行为相结合,坚持正确引导,惩防结合、标本兼治,营造“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良好环境。一方面,学校通过改革职称评聘办法,完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奖励办法,设立专职科研岗位和自主科研项目等,不断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与发展机制,进一步强调尊重学者的个性和学术探究的成就,包容他们科研中的失败和失误,大力营造努力创新、力求精品的学术导向和学术环境。

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学校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和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严肃查处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和学风违纪行为。2012年以来,学校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受理学术不端投诉九起,七起已经处理完毕,两起正在调查核实之中。学校坚持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不论涉及什么人,都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做到“领导不干预,调查依程序,处理按规定”,有力地维护了学术道德规范和校纪校规,在师生中起到了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尽管学校不断完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但大学校园并非世外桃源,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社会风气必然对大学生和教师产生影响和冲击,导致一些与学风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悖的现象出现。

1.少数学生专业思想淡薄,少数教师学术心态浮躁

学校学风整体情况良好,但仍有少数学生意志消沉,不思进取,上课迟到早退、无故缺课,沉迷于电脑游戏、网络聊天,抄袭作业、考试舞弊。少数教师存在学术心态浮躁,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诚信意识淡薄、团队精神薄弱等问题。

究其原因,一方面,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学风的影响,少数意志薄弱的人容易受社会上存在的急功近利、物质至上、享乐主义等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个人自身修养欠缺,无视学风建设的相关制度,不能独善其身,难以潜心学术。

2.对学风建设工作重视失衡

学风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在学风建设的工作过程中,有的单位对学风建设工作重视程度较低,有的单位顾此失彼没有兼顾学风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

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单位对学风建设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学风建设于知识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之重要性;另一方面,部分单位对学风建设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主抓学风建设的某一项工作就能够完成学风建设工作的目标要求。

四、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1.学风建设教育活动形式尚需创新。我校开展的学风宣传教育活动采用的形式较为丰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教育的形式多以讲授和分享经验为主,不够新颖,今后将采取更为灵活和具有激励性的活动来调动听众的积极性。例如,增加一些典型案例分析、更多地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融入征文比赛、辩论赛等形式中去,在寓教于乐的同时,达到教育的效果。

2.加强对教师的科研诚信教育

教师学风建设的重点是加强科研诚信,加强对教师的科研诚信教育能够将优化学风内化为自觉行动。同时,教师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作风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感染学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达到对学生科研诚信教育的目的。

3.建立学术不端行为预警机制

对于学风违纪和学术不端行为,不仅仅要在发现后严肃处理,并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案例的宣传,更要建立一套学术不端行为预警机制,预防、尽早发现学术不断行为,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4.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监控

在坚持领导和督导听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重视教师教学的过程管理和监控,并适时开展对行政管理干部的素质培训工作,加强行政管理与学术的沟通。

5.规范和完善学术机构及其功能

以加强学术委员会的职能为抓手,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规范和完善学术机构的构成和功能,使得教授治学行之有效,进而促进学科的协同创新。

武汉大学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五日

关闭| 打印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大学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举报电话:027-68754409 电子邮箱:xsxf@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