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机构设置 学风动态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先进事迹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委员会  >  通知公告  >  正文
武汉大学2011年学风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2013年05月20日 16:22
   访问量:

2011年是学校“十二五”建设的开局年,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弘扬优良学风、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提升学术质量放到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倡导“重学风,强自律,促精品”,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各项工作,通过学校各单位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学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一、学校高度重视,将学风建设特别是学术道德建设作为学校重要的长期工作常抓不懈

学校党委行政一直高度重视学风建设,认为学风是大学精神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加强学风建设是营造“风清气正”环境,提振“精、气、神”和加快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障。2011年学校将学风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十二五”规划,体现了对学风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学风建设的长期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坚持对学术不端“零容忍”,主要领导亲自主抓,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学校学风建设工作,党委书记李健、校长李晓红亲自担任学校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明确要求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内容纳入研究生培养过程。学校领导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学院、教室、宿舍检查学风建设执行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全校学风专项建设工作,在全校进行了教风、学风专题调研,举办了以宣讲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和科学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科学精神与学风建设系列宣讲教育活动等等。

二、强化制度规范,加强相关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学校学风建设工作常规化

制度规范是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2011年学校在进一步完善学风建设和学术规范相关制度的同时,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院系制度建设上。在校学术委员会的总体指导下,各院系结合各自实际加强学院层面的相关制度建设。绝大部分院系新出台或修改完善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术规范管理等学风建设的相关制度。教育科学学院制定了《教育科学学院关于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的若干办法》等10多项管理规定,计算机学院出台了《计算机学院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有关规定》,艺术学系和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将有关制度纳入《学生手册》编印下发等等,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学风建设的管理制度体系,为学校学风建设工作常规化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与此同时,学校将学风建设列入年度学校工作要点,将学风建设教育活动纳入学校和院系日常工作范畴。学校领导带头学习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大力倡导全体师生严格自律,自觉抵制不良学风的侵蚀。学校和院系将新生入学教育、新留校教职工培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等有关活动列为常规化工作,注重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和教学督导作用,并在全校广泛开展经常性的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学术规范教育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师生对学风建设的重视,提高了师生对学风违纪、学术失范等行为的认识,警醒师生自觉遵守相关纪律,遵从学术规范和恪守学术道德。

三、结合“创先争优”,从学校、学院、学者、学生四个层面入手,推动学风建设工作全覆盖

2011年学校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将学风建设工作列入活动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风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优良校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将学风建设摆在学校工作中的突出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落实。学校下发了《关于在全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和学风教育,大力营造崇尚先进、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在活动中,学校领导带头深入学院走访、调研、检查,有力地推动全校学风建设工作。各学院积极响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工作,如生命科学学院的“烛光领航”计划、历史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的本科生双导师制,从本科生入学到毕业,由指定的教授、博导为学生成长成才、道德行为、专业学习和就业择业等提供全程指导;电气工程学院向全校发出《关于在全校机关管理干部和学生中创建优良作风学风的倡议书》;口腔医学院等开展学风建设大讨论;法学院、测绘学院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无人监考”诚信应试;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家院合力,帮扶学业困难”主题活动;信息管理学院开展全院学风建设工作大检查等等,成为学校和院系落实学风建设工作全覆盖的有效载体和有力保障。

四、加强典型宣传,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学风建设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名师大家的引领作用,学校抓住新增5名院士的契机,在学校新闻网设立“院士风采”、“师德标兵”、“教学名师”、“杰出青年”等专栏,并通过报刊、广播、校内有线电视等多渠道宣传他们的治学精神、高尚品德和先进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学校师生员工的士气。为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2011年学校通过评选“杰出校长贡献奖”、“武汉大学师德标兵”、“武汉大学教学名师奖”、“武汉大学杰出青年”和“我最喜爱的老师”等活动,表彰了一大批在教学和科研上做出贡献,治学严谨的教师,鼓励教师以身立教、以德育人、为人师表。通过评选“十大珞珈风云学子”、“学术之星”,表彰“诚信考试先进班集体和先进个人”等,在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带动和促进全校学生学风建设。

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学校积极搭建各类学术科技文化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如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聚焦工作室”、物理学院的“寻理论坛”、水利水电学院的“弘禹论坛”、基础医学院的“杏林论坛”等,通过名家讲座、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2011年全年学校共举办“珞珈讲坛”、“弘毅讲堂”、“学术与人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系列讲座等各类学术讲座4800多场;开展各类“学术科技节”、“博士生文化沙龙”、“研究生新生训练营”等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共800余场,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学风建设工作。

五、坚持正确导向,严肃处理学风违纪和学术不端行为,进一步营造“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学术环境

一方面,学校通过制定《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改革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奖励办法,设立自主科研项目等,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学术发展与评价机制,进一步强调尊重学者、尊重不同学术流派、学术观点,尊重学者的个性和他们学术探究的成就,包容他们学术探究中的失败和失误,增强学术研究的自由,大力营造努力创新、力求精品的学术导向和学术环境。

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学校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和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严肃查处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和学风违纪行为。2011年学校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受理学术不端投诉两起,一起已经处理完毕,当事人受到通报批评,一起正在调查核实之中。同时,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处理了学生各类学风违纪30起,分别给予了开除、留校察看等纪律处分。学校坚持学术不端“零容忍”,不论涉及什么人,都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做到“领导不干预,调查依程序,处理按规定”,有力地维护了学术道德规范和校纪校规,在师生中起到了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通过以上工作,学校学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有力的推进了学校其它各项工作。2011年学校首次进入英国《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行前400强,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由7个增加到9个;有3位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位教授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教授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批共建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5项,国家“973”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项;有2篇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篇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人获批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等,取得了学校“十二五”建设开门红。

关闭| 打印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大学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举报电话:027-68754409 电子邮箱:xsxf@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