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08年第3次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211工程”十年建设成就及开展三期工程建设的有关情况
2008年3月25日15:00,教育部举行2008年第3次例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主持发布会,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凤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玉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郭新立、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张泰青、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徐孝民介绍“211工程”十年建设成就及开展三期工程建设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旭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收看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和我们教育部门户网站,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广大观众朋友们,广大网民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并且关注我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的新闻发布会是教育部今年的第三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的发布会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组织召开的。我今天心情特别高兴,一种久违的感觉,尽管上一次新闻发布会距今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我觉得时间特别长,所以见这么多的记者朋友到现场我特别的高兴。
大家知道,今年的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主持召开了国务院的常务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听取高等教育“211工程”的有关工作汇报。
在这次会议上,达成了共识。会议认为,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211工程”实施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211工程”工程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一些学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成果,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这次会议还同意进行“211工程”的三期建设,并要求认真总结经验,明确目标,统筹兼顾,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
这次会议还就我国如何建设一批重点学科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在日前刚刚闭幕的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
那么,我们很多朋友就问了,“211工程”10多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它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究竟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实质性的促进?即将启动的“211工程”三期建设将怎样启动,将采取哪些措施,和前两期将有何不同?等等。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也特别高兴地请到了财政部教科文司的司长赵路先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的副司长王凤玲女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玉良先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郭新立先生、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张泰青先生和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徐孝民先生。
这样几位官员能够一起面对记者,回答大家的提问,共同探讨我们国家“211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非常难得。
此前,我们已经给大家发了一个背景材料,同时我们给每人提供了一本有关“211工程”发展报告的书,是一个很全面、详实和权威的材料。我很高兴地看到,刚才在发布会之前,很多记者已经在翻阅、搜索有关情况。
下面,我们首先有请我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玉良先生来介绍一下“211工程”建设十年取得的成就,以及开展三期建设的有关情况,有请!
[杨玉良]:各位记者朋友,我谨代表“211工程”的协调小组办公室,向大家介绍一下“211工程”的十年成效。包括对于三期建设的一些基本的考虑。
首先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况,这个概况包括了这么几个内容,首先,我们来看一看“211工程”实施的时候,1995年的时候,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总共高校有1054所,本科院校是616所,专科院校438所。在校的本科生是163.8百万人,研究生只有14.51万人,博士生只有28800。当时的情况,95年的时候有下面几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第一就是仪器设备非常陈旧,如果在当时那个年代,你到大学里面看的话,那整个的设备都是非常非常的陈旧,那么教学和科研的用房十分紧张,教育技术和文献资源建设滞后,不能够适应人才培养和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要求。
另外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设施队伍的断层比较严重,博士生仅仅占总人数的2.6%,因为这些现象,充分体现出我们那个时候的学校科研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弱的,而且高水平的成果也不多。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定性的话,如果我们再来看一个非常小的例子,比如95年全国高等学校发表的SCI论文数,总共10832篇,低于当年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所学校的发表论文的总和,我们全部高校的发表SCI的论文数也比不上他们。
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我们的国际影响力非常的低,当时的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的层次也非常的低。
因为这些情况,当时的“211工程”鉴于当时的情况,为了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就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由于我们的国情、国力等种种因素,我们只能走重点建设思路,然后带动整体的建设道路。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211工程”正式启动。我们必须指出的是“211工程”是建国以来,由国家立项的高校领域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工程,是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国内国际形势而做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高瞻远瞩的重大决策。
当时提出的“211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这样的,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校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的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其中一部分高校和一部分的重点学科接近或者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
大部分高校的办学条件应该得到明显的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要取得较大的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需要,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实际上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计划和要求,对于一个10年的计划这个要求是非常高的。
当时的“211工程”整个建设任务,涉及到一个是重点学科的建设,第二个是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还有就是学校整体条件的建设。那么建设任务除了重点学科以外,包括师资队伍等等。为了要把这个“211工程”实施好,所以在首先建立了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就是由发改委、教育部和财政部组成的211工程的部际协调小组,并且设立了部际协调办公室。
在管理机制上,实行项目法人的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在项目审批按基本建设的程序进行立项审批,“十五”期间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财政预算管理方法进行立项审批。
在这样一个基本精神的下面,我们在“九五”期间安排了602个重点学科的建设项目,在“十五”期间安排了777个重点学科的建设项目,他们在各个领域的分布,在这个表上我们可以看到。
我这里要强调一点,占的最大比例的就是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的相关学科,因为这些学科对于我们国家的工业及经济发展等等,起了重要的作用。根据我们当时高校面临的情况,“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项目,主要由中国教育和科研的计算机网,如果大家知道网络的发展历史的话就知道,在当时的年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我们建立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文献保障体系,“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项目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和教育科研网网格,也就是ChinaGrid,同时有中国高等教育和文献保障体系数字化图书馆,尤其是“九五”到“十五”,整个网络和数字化的形式也不一样。
鉴于我们还是一个发展国家,所以在这个网上,还建立了全国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资源的共享系统。在学校的整体建设方面,总共投资107.7亿元,用于改善学校的科研、教学基础设施,这样使得我们的教学和科研的用房紧缺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大力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体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手段这些等等内容的改革。
另外,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在这样一个整体建设情况之下,有了明显的成效,提高了办学的效率。
资金使用情况,“九五”和“十五”,这个表格当中给出的红字就是它的总投入的量,368.26亿元,在学科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系统各自的分配的话大家可以看边上的图示包括数据,我在这里不做详细的介绍。
这个是给大家描述的一个概况,但是这样还相对说来比较概念化,下面我给出一些比较基本的例子,然后分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所取得的成绩。
首先,重点建设学校整体实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我们先从一些硬件,包括一些其他的方面看一下。教学科研用房,05年为3111万平方米,是95年的2.6倍。
然后看看高校整个科学仪器设备的总值,05年是95年时候的5.4倍。国家重点学科,经过严格评审的国家重点学科有824个,占全国的85%,因为重点学科不仅仅在211高校里面。
师资队伍,十年里面总共引进的教师是43711人,05年的教师当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是51211人,是95年的5.8倍,对于高校来讲,教师队伍的水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另外,45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是95年的2.8倍。在人才培养方面,十年累计培养本科生有242万人,研究生达到了62.3亿万人,留学生达到了11.27万人,05年的在校研究生人数是95年的6.2倍,在科学研究方面,“十五”期间的科研经费当时达到1019.82亿元,是“八五”的1.3倍。
对基础来讲,发表的SCI论文数是一个重要指标,“十五”期间发表的论文数是“八五”期间的7.9倍,是非常快速的增长量。
这些可能只是一些数据,更重要的是怎么跟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比如像美国这样的同类型的学校做一个比较。所以下面我给出一个中国的28所研究生院的大学,以及与美国的联合大学联合会的相关的大学的平均值我们进行一下比较。
95年的时候,在校人数,美国的这些学校是我们的1.8倍,但是到了05年的时候就比我们少了,倒过来是1:0.7了,当时是1:1.8,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在95年的时候是1:5.6,也就是说我们只是他们的1/5.6,但是05年的时候,我们能够培养的博士生数跟他们相比是1:0.8,也就是我们超过了他们20%。
科研经费按照当时的比价,就是8:1,科研经费的比值可以看到,05年美国的大学平均值是我们的23.4倍,但现在只有我们的6.2倍,我们的科研投入还有没有像美国那么大。包括发表的论文数你可以看到,在95年的时候,这些学校是我们的15倍,但到了05年,只有我们的3.6倍,我想按照07年的数据将会有更加好的数据。
如果说看发表论文的质量,也是说这些文章的被引用数,SCI被引用数相当于你这篇文章被关注的程度,现在看,95年的时候,他们是我们的51.7倍,但是到了05年,美国AAU大学只有我们的6.2倍,我想这些数据应该比较清楚的说明了我们通过211建设以后,在十年之内 “211”的学校的发展。
如果我们再微观一点,把清华大学和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这些的有关指标我们做一个比较。比如说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在95年的时候,MIT是我们清华大学的2.9倍,但是到了05年,我们超过它了,这个数字是1:0.7,但是可能其他的数据更重要,比如说教师当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当时的时候95年的时候,是1:5.1,也就是他们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是我们的5.1倍,但是现在他们只有我们的1.7倍。
EI论文数,我们的清华大学远远超过MIT。也就是说专利授权的数量,清华大学05年是521项,但是麻省理工学院只有127项,是授权专利。但是在95年的时候,麻省理工学院是我们清华大学的2.2倍,所以这些数据是非常清楚的。
下面我想讲讲一些具体的学科建设,部分学科实际上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微观比较,是一所学校和一所学校比。因此我们已经基本建成,我们的基本建成是适应我国现代化需要的重点学科体系。
我们是围绕国家目标、区域发展这些需要来统筹规划我们重点学科的建设项目的。这个图,实际上就表明了他们相应的百分比的分布,就是那些学科在各种学科里的分布。应该讲,这个学科的分布是符合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的,也是符合国际上学科的规律的。
在这些学科当中,当然有一些基础学科,我们通过“211工程”建设,基础学科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十年“211工程”建设,加强了一批具有传统优势的学科,让这些学科进入了学科的前沿,明显提高了竞争力,一些工科见长的高水平的大学,他们也加强了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建设。
同时,人文社科的话这些基础学科同样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那么我要说明一下的,就是说在工科院校,高水平的工科院校里面建设一批基础学科是一个大学要满足一个非常合理的学科生态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比如说我可以举一些例子,中国科大的物理学科,在国际上我们第一次成功的实现了量子博弈实验,在复旦大学,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研制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可形成二千余年中国疆域政区变化的所有地图,这是非常先进的,因为要覆盖两千多年的历史。
除了基础学科以外,应用学科也获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我们择优支持了一批涉及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健康,能源与交通,新材料以及科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学科的建设项目。
比如说中南大学的材料学科,通过建设以后,他们在高性能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方面获得了重大的突破,获取了国家一等奖。
同济大学的桥梁工程,尤其在大跨度的桥梁方面处于国际的先进水平,通过“211工程”建设,解决了众多特大型桥梁的抗风稳定性等等难题。除了原来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型的学科以外,随着科学的发展,交叉学科发展的非常快,在“211工程”建设里面,产生了一批非常好的交叉学科,形成一批属于学科前沿,同时解决国民重大问题的交叉组合学科。
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结合控制自动科学与自动化技术与重点学科项目的建设,通过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信息科学、材料学科等学科之间的深度的交叉,在网关集群网络构架体系,飞行器隐身技术研究,包括微型飞行器的仿生流体力学等领域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并取得一系列的重大研究成果。这些学科非常的重大,我们国家这些年在国防安全上取得非常大的突破,跟这些都有密切的关系。
有一些学科,可能我们在国际上不是最前,但是在我们国家非常的重要,整体实力可能跟美国的某一个学校比较的弱,但是他在某一点上非常的有特色。所以我们在“211工程”的学科布局里面,充分发挥发展这些学科的特色,并且让他强化学科的优势。这样的话,走具有我们自身特点的学科发展的道路。
比如说中南大学发挥他们在有色金属资源与材料领域长期积淀的学科特色,以先进的有色稀有金属与粉末有金材料,有色金属资源快速勘察与可持续发展等“211工程”建设项目为纽带,然后建成了在地质、采矿、选矿、冶金、材料、机械六大领域,以国家重点学科为支撑,完备的有色金属材料与资源学科创新体系。
最近我知道,这些创新体系在我们国家有色金属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经过这十年的建设,他们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上瞩目的这么一个学科。现在甚至于国际上的大公司,国际上非常强的学科来找他们,要探讨跟他们合作。我们掌握了很多非常关键的技术,而且创造了很多新的我们自主的知识产权。
同时,我们也希望在“211工程”建设当中,能对模式上进行创新,很多学科也有一个集成的问题。所以要一些“211工程”学校,发挥他们多学科的整体优势,依托对国家社会有重大影响的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学问题,组建了一批在内涵联系上,内在联系上非常紧密,相互支撑并且有特色的学科群,因为我们说学科只是为了建设和教育方面比较方便的原因划分的,但是面对一个实际问题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多学科组成的。
而且不仅仅对解决问题有好处,这样的体制和机制可以建成一个多学科共享的研发平台,实现了学科和学科之间的资源以及各种设备的共享。
比如清华大学就面向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对信息能源、材料等学科进行了布局调整,推进学科群的建设。南京大学采用学科特区的建设模式,这对某一些学科非常重要,由于高校内部的体制不一定整体上能够到位,可以在有局部建立一些学科布局,这吸取了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像深圳特区的一些发展和经验。
通过这样一些做法,使得我们的一部分学科达到或者接近国际的先进水平。我下面想给几个数字,举了一些比较简单的例子。实际上整体的建设成效远不止这些我下面举的例子。
到2005年:我们国家共计75个学科进入了ESI的数据库中前1%,涉及到21所高校,而这些高校全部都是“211工程”的学校,而且主要集中在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学科,这些学科都是我们“211工程”的重点建设的学科。
因为这个是按照全球2005年的一个统计数据来做的,我想现在的数据还会更加好,最近我们的发展速度更快。
再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说清华大学材料学科的话是一个非常强的学科,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强的优势,通过“211工程”的建设和学科的重组和整合,根据ESI所提供的统计结果,清华大学材料学科在1995年到2005年期间发表的SCI论文总数为3677篇,排在世界大学的第二位,这个学科在世界排在第二位。
如果按照它的文章的质量,即按照文章被引用数的排名,清华大学引用10733次,居世界第20位。我们要全面到世界的前几名大学,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也是我们未来发展所需要努力的。
再举一个北京大学化学学科的例子,北京大学化学学科人才非常强,有8位院士,26位国家青年资金获得者,3个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的创新团体,根据ESI数据统计结果,95到05年的“211工程”建设十年当中,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在SCI发表的论文数是4526篇,列世界大学的第15位,论文引用数是23778位,排在世界大学的第103位。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查一下95年的时候,我们的学科在世界上的排名,我们觉得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我们有时候感到有一点汗颜,但是这十年一下子就上来了。
除了学科建设以外,装备也具有很大的发展,缩小了和世界一流学科之间在硬件上的差距。同时,装备我们不能完全靠买,我们必须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所以在“211工程”建设里面,也自行的研制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比如浙江大学研制的废弃物燃烧利用控制平台,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
在“211工程”的建设当中,一大批国家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为依托的教育部研究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等,我们都促进了高水平的学科基地的建设。有一个例子,华中科技大学经过很多学科的综合,实际上在武汉的光谷,并已经成为整个武汉光谷的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的支撑。
“211工程”建设当中我们也非常注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筑巢引凤,吸引和汇聚更多的优秀人才。比如说下面一些数据,到2005年,“211工程”学校累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资助的有764位,占全国的56%, 而且这764位都是在“211工程”学校里。
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团体的有63个团体,占全国的54%。这63个团队都是“211工程”学校的。
包括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计划,特别教授等等一系列也有下面一些数据。当然,因为你在建设这个学科,从事科研,通过这个过程当中,优化了整个实施队伍的结构,整体水平也提高了。
在人才方面,有几个数据值得说一下,第一是通过吸引和培养,中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主力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的比例有非常大的提高,其在“211工程”学校当中已经占到了31%的比例,非常高的,如果大家记得一开始我给大家的数据,只有2%点几。
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也得到了很好的优化。通过“211工程”的建设,促进了人才的流动。
在西部的“211工程”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十年来,西部的“211工程”学校,总共引进人才5544人,新增两院院士4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由95年的1194人增加到了2005年的6112人,有361名青年学者入选教育部的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有94位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的资助,对西部的“211工程”学校,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建成了有3万多公里的光纤网络,覆盖30多个省,联网的城市达到200多个,联网的教育结构达到1500个,用户超过了2000万人,在网上招聘高校招生等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科研网络下一代的互联网我们的研究也是走在了世界的前例,所以CERNET2是中国下一个互联网示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学术网。
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好的网,然后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建设,所以我们整个的图书资料服务就非常好。现在大学里面要查资料,除了一些特殊的以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可以通过校内的网上查到。
学生的选课系统一系列的文献以及教育服务系统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港澳台地区的学校纷纷要求加入我们的这个系统,享受其建设的成果,并且以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史丹福大学联合美国东亚图书馆,也要求联合我们的这个系统,为他们提供服务。
继这个网络,我们又建了资源的共享系统,涉及到所有的33所的“211工程”学校,我想强调的一点,我们对16类138台大型的精密仪器设备,因为这些设备价钱都非常贵。
通过这个网上的共享系统以后的话,大大地提高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效率,因为使用这些设备价钱都非常贵,建成了网上共享系统。
通过这个网上的共享系统,大大地提高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效率,因为使用效率就是效益,这些仪器总的校内外服务机时提高了28.6%和50%,随着这个系统进一步的扩载,我们整个的仪器设备和资源利用就会更加好。
通过“211工程”建设,教学条件实际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前面提到,原本教学教室,包括教学实验室在原来是极度的缺乏,学生得不到应该有的实验训练。所以我们在像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室、公用的多媒体教室,包括计算机的专用教室,图书馆的新建、改造、数字校园网络建设等方面加强了建设,使情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而且更重要的是,建成了一批教学实验室和实践实习基地,校园网和学院资料网对学生开展学术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促进教学改革方面,主要是在课程内容,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网络等手段培植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着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比如北航他们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他们在培养的学生设计、制造并发射小火箭。显然,没有一定的实验基地,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怎么样自己制造小火箭,然后去发射?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211工程”学校,研究生培养规模05年是95年的6.2倍。这些“211工程”学校承担了4/5的博士生培养,承担了2/3的研究生培养,1/2的留学生培养,1/3的本科生培养。培养的效果非常的明显,从“优秀博士论文”的产生就可略见一斑。“211工程”学校在科研项目的承担上面也是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
“211工程”高校,成为了科研的主要的承担单位。
我的时间比较紧张,所以我下面有一些具体的例子也简化了。在学科建设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成果,比如云南大学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等等一系列。不仅仅在自然科学、人文社科也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结合我们国家国情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的成果,形成了一批提供给我们国家做决策用的咨询报告和文献资料。
这些成就也体现在获奖上面,国家的各种的奖,有不少奖项全部产生在“211工程”学校,在为服务农业的现代化,产业技术的装备现代化,能源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实例,在资料当中都有。
由于这些学校的水平有了提高,提高了国际的影响,我们和2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的政府协议,是“211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如果大家注意国际上的发展的话,包括日本、德国、韩国等等,现在他们也在仿照我们的做法。本来想发达国家资金非常充裕,不一定要像我们那样要选择重点来建设。
但是事实上再发达的国家,资源终归是有限的,所以现在德国也有类似的计划,我本人也受邀,去年我到德国专门去作了一个介绍报告,他们对我们的这个做法非常感兴趣。所以有不少国家纷纷推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专项计划。
“211工程”建设也带动了地方资金的投入,所以“211工程”的建设应该讲除了中央专项资金以外,地方上的投入也是不可小视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除了“211工程”建设以外,现在的话对非“211工程”的高校也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因为我们摸索出了一条怎么样来建设重点学科的路子。
因此,可以说:“211工程”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工程,是凝聚人心,吸引人才的人才工程,也是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带头的工程,也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优质品牌工程。
展望部分的话非常简单,大家可能有问题的话咱们也可以问。在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这方面的汇报,会议同意进行“211工程”的三期建设。
我们要让更多的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有更多的学校能够接近国际的水平。已经很强的学科要更加强,已经走在国际前列的,要使其走到国际领先的水平。
我们希望在三期计划里能够建设1千个左右的重点学科。公共服务系统也适当的再有所加强,系统需要更新和提升。但是我们更加注重的是三期“211工程”中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因为,在原来的十年“211工程”里面,这方面没有足够强的投入,在这一次“211工程”里面要有所加强。
三期建设资金由发改委和财政部各50亿元,所以中央安排的基金是100亿元,中央专项资金主要是创新人才培养,实施队伍建设和全国高校的公共服务系统,同时我们鼓励社会包括地方政府做进一步的投入。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高水平的大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水平大学要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伟大的贡献。
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在“211工程”十年建设的基础上,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继续把“211工程”建设下去,我们坚信,通过不懈地努力,“十一五”一定能够比“十五”做得更好,一定能够让世界一流大学真正的在中国大地上出现,这是我的报告,谢谢各位。
[王旭明]:谢谢杨主任,确实很难为杨主任,因为大家知道,“211工程”建设一期、二期,共有十多年,特别是近五年来,在我的印象里,就这一项工作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还是第一次,所以你想,十多年的事情让杨主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说清楚,很难为他。
其实,今天我们请杨主任讲也很有意思,杨主任本身我们也可以管他叫杨校长、杨院士、杨教授、杨老师,等等几种身份。他实际上是2006年才到我们学位办担任主任,在这之前他是复旦大学的副校长。所以我想,他谈这个话题就非常的有意思了。
他不仅仅是这项政策的制定、贯彻落实者,还是这项政策的亲历者。在十多年的建设当中,他就在学校基层,在一线里面亲自参与着“211工程”的建设。我想,他对这方面的感受会更多,也是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展开。不过,没关系,会后我们可以对他进行采访。我可以告诉大家,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采访对象。
好,下面欢迎大家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感谢主持人,我想先请财政部赵副司长一个问题,请赵司长介绍一下国家近年来,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211工程”在资金投入使用上的情况。同时我想知道,“211工程”十年建设在资金和项目管理上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我们在接下来的三期工程中,还有没有需要注意的问题?谢谢。
[赵路]: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增强,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也呈现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这里边我想给大家报告几个数据。
比如说1996年,就是“九五”的第一年,我们全国财政教育投入是1211亿元,到了2001年,也就是“十五”的第一年,我们全国财政教育的投入是2582亿元,到了2006年,也就是“十一五”的第一年,我们全国财政教育的投入是5464亿元。
接下来的两年,总理刚作完报告作了披露,07年我们财政教育投入将增加75亿元,08年预算财政教育投入将达到9080亿元,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这十几年里,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呈现了连年增长的态势。
刚才这位记者朋友问的,就是在教育投入里面,我们用于高等教育的投入大致占了多少,我这里可以给大家报告一个数据,因为2007年的政治的结算没有出来,只有2006年的数。刚才我给大家讲,2006年我们全国财政教育投入5464个亿,在这5464个亿里面,用于全国普通高校财政教育经费大致上是1207亿,占整个财政教育投入的比重大致上是22%,这是我们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在国家整个教育投入里面的比重。
那么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在实施“211工程”的过程当中,国家对“211工程”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刚才杨主任已经给大家讲了。在一期的时候,我们中央的投入,财政部、发改委二十七亿五千五百万,三期是100个亿。所以无论从我们国家整个教育经费的增长情况来看,还是国家对“211工程”的投入情况来看,我们的教育经费都是呈现一个日益增长的趋势,这是一点。
第二点,刚才那位记者朋友问,就是过去十年“211工程”建设,特别是在资金管理方面,项目管理方面有哪些经验或者是体会。我想用四句话来概括,第一句话就叫科学规划,第二句话就叫规范管理,第三句话就叫严格监督,第四句话就是注重实效。
那么科学规划就是说我们在实施每一期的“211工程”建设当中,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都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编制“211工程”的建设规划,用建设规划来规范指导我们整个“211工程”的建设。
同时,在过去十年里面,我们在编制“211工程”的建设规划当中也提出了重点建设和服务国家目标的指导思想;突出了“211工程”建设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这样一个关系;突出了通过改革创新“211工程”实施的促进作用,确保了我们两期“211工程”的顺利实施。
那么规范管理,因为“211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的章程,投入量比较大,所以为了实施好这项工程,必须建立起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在过去两期“211工程”的实施过程当中,我们三部门对工程项目的立项、执行等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比如说在立项这个环节,我们实行了项目评审、专家咨询、政府部门决策相结合的立项管理制度。我们分别制定了“211工程”的建设实施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还实行了项目法人负责制和招投标制等一系列管理办法。
特别是在资金的管理上,我们明确规定了“211工程”资金的申报审批的程序,“211工程”项目学校预算编制的要求,规定了“211工程”专项资金的开支使用的范围等等,都作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使我们两期“211工程”的建设无论是在项目上还是在资金上都能够得到规范、顺利的实施。
再就是严格监督,对项目的执行、对资金的使用,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监督、管理办法。比如我们建立了“211工程”的管理信息系统,实行了年度报告制度和中期检查制度。对“211工程”的实施、管理、资金使用实行监督检查。
最后就是注重实效,因为实施“211工程”的目的就是要提升项目学校的学科水平;提升这些项目学校的公共服务的能力;提升他们科技创新的能力。刚才杨主任在情况介绍当中,大家也可以看到,“211工程”实施十年来,在学科建设、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等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的成果,这与我们在“211工程”实施过程当中,注重实效这个环节、这个要求我想也是紧密相关的。这是刚才这个记者问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他刚才问到实施三期“211工程”还应当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因为现在我们三个部门正在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211工程”三期建设的总体方案,正在研究编制三期的建设情况,许多问题我们三个部门还要进一步的协商、研究。
从财政的角度来看,我感觉实施三期“211工程”有这么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下一步我们来重视和研究。
第一个问题就是编制实施“211工程”三期的规划,以及规划的实施,一定要注意好与目前正在实施的“985工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等国家的其他一些重大的教育科技的项目之间的衔接。尽量避免重复建设,突出“211工程”建设的特色。
因为“211工程”是95年实施的,在这之后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随着我们教育与科技事业的发展,国家又陆续实施了许多重大的教育科技项目,比如说“985”,“985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两项,一个是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一个是建设人文社会科学基地。
我们现在和财政部、科技部正在实施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是什么内容呢?是围绕整合共享、共建的原则,使我们无论是大学还是科研机构,还是企业一些能够共建、共享的科技资源,能够得到整合和有效的利用。
比如说购买大型资源仪器设备,不一定每一个大学、每一个科研单位都去购买同样的科研仪器,两个大学、三个大学、五个大学买就行了,买了以后你要开放,要让大家共享。在一期、二期“211工程”里面,我们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高校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高校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本身也有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的内容。
三期“211”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我想一定要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工程”紧密的结合起来,相互沟通、避免交叉,有效地节约国家财政基金。
再比如大家可能也都知道,在两会前,财政部和科技部又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的项目,从今年开始,财政部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要给予大幅度的经费支持,包括它的运行费,包括它的基本科研应用费,包括它的仪器设备购买费,财政部已经先期下达了14个亿的经费,支持我们国家22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与科研。
这块用的不是教育经费,是科技经费。那么在今后“211工程”的实施过程当中,包括“985工程”的实施过程当中,要和我们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经费安排,也要实行有效的衔接,避免重复、避免交叉。这是我感觉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实施三期“211工程”要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用体制、机制的创新,用改革来拉动三期“211工程”的建设。包括我们现在正在研究、考虑在三期“211工程”的管理方面,引入绩效管理的方式、方法。因为绩效管理是一个面向结果的一种公共财政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在西方很多国家都在实施这样的方法。
我们国家在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过程当中,今后也要逐步的推行绩效管理的方法。所以说我想在三期“211工程”的建设当中,在资金管理上,要适当地引入绩效管理方法。
第三个问题,我认为在三期“211工程”的管理上,要更加注重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是去年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谢部长代表财政部党组对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提出的要求之一。那么在今后“211工程”的管理上,无论是资金管理还是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我想我们都要坚持依法理财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完善制度建设,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科学、精确、细致、深入地实施我们的各项管理工作。我感觉下一步“211工程”,三期“211工程”的建设可能有这么一些问题,需要从财政的角度研究和考虑,谢谢大家。
[王旭明]:谢谢赵司长。刚才我说过很难为杨主任,用这么短的时间阐述这么多的内容。同样,赵司长回答完了以后,我还得说难为大家,因为赵司长的介绍确实非常非常的准确,内容非常非常丰富,特别是很多专业内容,我可能跟大家一样不是很明白。
因为确确实实,我们走了那么长的路,然后今天这么短的时间集中介绍。我还是给大家介绍这本书,希望大家一定要沉下心来多翻多看,包括杨主任刚才介绍的材料,有一些记者问我从哪里找,都在这本书里面,都可以在这里面了解。
不过我顺便要提醒一下,您在报道的时候千万别把一些名词、术语搞错,因为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消化那么多的内容实在难为大家了。因此,我建议我们主席台上的官员们,今后,我们不会一个月搞一次、两个月说一次这个事,但是我们能不能一年说一两次,别五年十年的再说,这个时间太长了一点。下面,请再提问。
[《中国教育报》记者]:谢谢主持人,有两个问题想分别请教王凤玲司长和杨玉良院士。第一个问题想问王凤玲司长,中国大概有1800多所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有100所左右。如何通过这种重点建设来推动我们整体的发展,我想问一下王司长。第二个问题想问杨院士,拔尖创新人才,院士是一个很杰出的代表,那么在新增的两院院士的名单当中,我们发现有29个是中科院的院士,那么他们当中有24位是本科就读1985或者是“211工程”的一些学校,那么想问杨院士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那么在“211工程”的三期当中如何去加速培养我们的拔尖创新人才?谢谢。
[王凤玲]: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您所关心的通过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确实是“211工程”建设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也是“211工程”十年建设之所以取得这么显著的成效,我们认为也是一条重要的经验。
大家知道, “211工程”实际上开始论证研究起于90年代的初期。刚才杨院士介绍,当时我们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基本上是高等学校的科研实验条件非常的落后,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很少,跟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也不多。
在这种状况下,当时在“九五”计划启动之前,面临的形势我觉得一个就是改革开放十年,国家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或者是说对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需求非常强烈。
再有一个就是92年十四大召开,确立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高等教育在人才和知识方面的贡献和需求非常的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当时要求高等教育加快发展。
一个就是需要有一批高校或者是学科能够尽快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接近,再有一个就是国家发展迫切地需要有一批学校,或者是一批学科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一些重大的问题,能够成为一个研究基础或者平台。
那么在这种大的形势下,95年的时候“211工程”启动,确立了这种指导思想,通过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国家相对来说集中一定的财力,重点建设一批高校或者学科,这也是从国情出发,总体来说90年代从我们国家来说,还是穷国办大教的现状。
从当时形势出发,统筹考虑了需求和可能确定了这种发展思路。并且当时从国家的层面,把“211工程”纳入了“九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那么“九五”和“十五”的“211工程”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里面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我觉得也就是从国家层面上,把“211工程”提升到了国家任务层面。
十年下来,我觉得应当说“211工程”的一个特点,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说没有搞平均主义,各位记者可以从给你们的材料中可以看到,从“九五”期间,“211工程”确定支持了一批能够代表咱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些知名大学,同时也支持了一批对当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的一批行业代表性大学,同时也支持了一些地方的或者民族的大学,这些体现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
我觉得实践证明,十年的建设应当说“211工程”是集中精力、锁定目标,相对来说就是把有限的资源相对集中在一些重点建设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那么怎么样能够体现刚才你所关心的,就是通过重点建设带动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我觉得在一期建设的时候,在制度设计方面就考虑了这个因素。
大家可以看到,“九五”“211工程”建设里面涉及的一个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我觉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是通过国家重点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这两个建设项目实际上是面向其他所有的高校,不是仅限于服务“211工程”院校。
“十五”期间,除了这两个项目重点建设之外,又新加了新的公共服务建设内容,这个项目就是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教育共享,这个系统我觉得就是把“211工程”院校的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一些比较好的仪器设备,向其他学校开放,促进资源共享。
“211工程”的制度设计体现了,能够通过国家集中财力重点支持和建设这样一批大学,同时尽可能的覆盖或者引领其他高等院校的发展,我觉得在其他普通高等院校,还是起到了非常显著的带动。
应当说,十年的发展不仅仅是成功的经验,也是从咱们国家的现实考虑,实现这种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也是一条可以借鉴的好的路子。三期建设,我们想还是要继续坚持这样一种路子,谢谢。
[杨玉良]:其实您刚才提的问题,实际上是相当于为什么一些比较优秀的人才是出自于一些优秀的学校,然后我们今后要怎么做。
我想第一点,就是为什么这些院士一般出来都是在一些比较好的学校里面工作和学习,其实这个是一个国际的普遍现象,有人专门做过研究,国际上对于很多有成就的人,大多是出自于非常好的学校。这个规律实际上跟我们三期要建设的重要的目标就结合起来了,为什么呢?我们想要出人才有几个条件。
第一,这个地方必须有很好的学术环境,这个环境我说的是软的,先不说硬的。环境也就是学术氛围,包括它的文化、人文环境等等,这个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第二个因素就是它的硬件设备,因为科技人才没有硬件是没有办法做的。第三个就是导师,70年代的时候,人们就研究过美国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甚至在1927年得诺贝尔奖的人,一直到现在师承的脉络还在,所以我说导师的作用非常的重要。
正因为这样,我们在一期、二期里面硬件上加强,在承担科研的能力上,在培养学生的一般的硬件水平上有了很好的提高。所以在三期里面,我们尤其强调怎么样来塑造一个更好的人才培养的环境,因此在三期里面会对人才培养专门做一个安排。
当然,我们现在“211工程”的目的,不是直接为了培养院士,但是我觉得因为所有的科技人才成长,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在研究生阶段导师显得十分的重要。所以在三期的“211工程”里面,我们也正在讨论怎么样让把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跟我们的硬件建设,以及跟我们承担的科学研究的任务,跟学科的建设非常好的结合起来,使得我们在出成果的同时,能够出拔尖人才,这个是我们三期的一个考虑。
所以在前面讲的时候,说三期和二期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别,就是三期里面将会专门对一些人才的培养、导师队伍的建设给予充分的关注。我的回答完了。
[王旭明]:谢谢王司长和杨主任。我们这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在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通知以来,得到广大网民特别热情的关心,短短几天我们提的问题数已超过了600条,我们问几个问题,满足一下网民朋友的需求。
他们问的问题,可能没有我们在座记者朋友问的那么深刻,但是可能也很现实,比方第一个问题,我们采取速问速答的方式,哪位能答就答,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便说就另外研究就完了。
第一个问题,这个网民问这一次“211工程”的高校是否应该考虑优胜劣汰,实行滚动进入?这次宣布它进去了,能不能两年它不行就换一个新的来?
[郭新立]: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在“211工程”的建设管理办法当中,就已经明确规定实行优胜劣汰的机制。但是应该指出的是“211工程”的学校,所有的学校对其“211工程”都非常的重视,所以在每次验收当中,他们的成绩都非常优秀。今后在三期建设中我们仍然是这样的,发现不行的立即淘汰。
[王旭明]:好,就是优胜劣汰是我们以一贯之的原则。第二个问题是请问“211工程”建设第三期是否会增加一些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学校,进入到这个计划当中来?
[郭新立]:目前“211工程”的学校是107所,到现在为止,除个别地区,没有“211工程”的学校以外全国大部分的地区,或者说大部分的行业都已有“211工程”的学校,这些学校对于国民经济、各行业、各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支持作用。那么今后是否新增“211工程”的学校,需要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共同研究决定。谢谢大家。
[王旭明]:第三个问题,“211工程”三期建设经费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赵路]:我简单答一答,刚才我讲了,我们三个部门还要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总体方案,制定三期“211工程”的建设规划,在这个规划出来以后,我们三个部门会研究关于三期“211工程”经费的分配问题,但是在分配的过程当中,我想有几点可以给大家讲一下,一个这个经费分配肯定要紧密地围绕三期“211工程”的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第二也要充分地考虑107所“211工程”学校的各自的特点,第三,我们的经费分配一定要做到公平、合理、科学。
[王旭明]:第四个问题,我本来不想问,但是我也不太明白,他就问“211工程”大学这一个提法,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不是一个词,有没有区别?
[郭新立]:应该是一个概念,因为最早在实施“211工程”以前,我们国家的提法是重点大学,那么实施“211工程”以后有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把建设放在了后面。因此我们想“211工程”体现的是一个重点建设的思想,不是确立重点的思想,这样的话把大家的精力引导在建设上。那应该说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
[王旭明]:第五个问题,就是对“211工程”院校所拨给他们的经费,我们是怎么管理和控制的?请回答。
[赵路]:因为一期、二期“211工程”的资金的管理,我们三个部门都专门制定了经费的管理办法,对经费的使用、使用的范围、哪些钱能用哪些钱不能用都做了明确的规定。那么在具体的管理过程当中,首先,“211工程”的项目学校要严格按照三部门颁发的资金管理办法来执行。第二,我们三个部门要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挤占挪用“211”资金的行为,要相应的处理。
[王旭明]:感谢广大网民朋友,更多的网民朋友关心的问题,我们将通过在线回答来给大家一一作出解释。我刚才看到,虽然他们问的问题确实非常基础,但是我看见我们的记者朋友记了不少,特别我自己也在“一年级”的水平上,所以我们也调整一下节奏。请大家继续提问。
[《中国税务报》记者]:有一个问题请教杨主任,我在材料上看到,从工程建设资金的用途上看,“十五”期间与“九五”期间相比的话,用于重点学科建设的资金明显增加,用于基础建设的资金减少,另外增加了新增队伍的资金,这些用途是什么?是否会延续这些用途?
[杨玉良]:其实这个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在95年的时候,因为我们的硬件条件基础设施太差了,什么都没有,所以当时的钱当然相应的用在这些基本的层面上的东西会多一点。随着硬件的逐步的改善,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经过这十年建设以后,我们一些单位和学科的硬件设备,基本上可以说是接近世界一流了,但世界一流水平的设备并不一定能够做出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来。
这个时候,更加关键的是你必须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人才。所以,我们要把人才培养给予更大的关注。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研究生尤其博士生,以及导师队伍的建设。
因为导师队伍的水平不提高的话,你很难带出好学生来。我们经常说名师出高徒嘛,这是普通规律。所以就引向了对人的投入,但是并不是说硬件不投入,要更新设备,现在发展的非常的快,我们不得不安排相应的费用在硬件条件的更新和改善上,但是比例会明显的不同,会逐步的有所减少。所以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人才越来越重要,谢谢。
[郭新立]:我想补充一点就是关于中央专项经费的使用,“九五”期间我们中央专项,当时就规定了主要要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只有极少的经费用于我们的基本建设,那么“十五”期间大家认为这些经费要更加为主的投向重点学科建设。因此“十五”期间我们规定所有的中央专项一分钱都不能盖房子,三期我们仍然是坚持这个做法,重点用于重点学科、师资队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等。 [16:31]
[《中国教师报》记者]:刚刚看了一下报告,发现“十五”期间新增了一个陕西师范大学作为“211工程”,在三期过程当中,有没有倾向师范大学?还有刚看到十年建设成果里面,发现只有南京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是跟教育有关的建设成果的一个计划,我想问一下,以后咱们在做项目的时候,有没有考虑把这个资金投给基础教育有关的这些项目?我觉得因为毕竟温总理提出了十年,这个教育对于整个学科建设发展事业非常重要,我不知道怎么调整?谢谢。
[郭新立]:对于师范大学的建设,在“211工程”里面应该说我们还是比较重视,那么不算增加的学校,原来的“211工程”的学校,“九五”、“十五”的时候一共有六所师范大学,包括教育部的部属师范大学,还有地方的,像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包括苏州大学也是师范的底子的。那么后来我们又增加了陕西师范大学,实际上还有一个西南大学,西南大学就是西南师大、西南农大合并过后的大学。
因此对师范教育实际上还是非常重视的。在师范大学里面我们特别的希望这些大学能够建设一些与基础教育有关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在我估计您也看到了,像课程教学论、教学原理、教学方法,包括教育技术学等等这样的学科,却保证了重点建设,这些学科直接都是用于教育的,三期建设肯定还会坚持这一点,支持师范教育的发展,谢谢。
[王旭明]:好,我们最后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给第一排吧。
[《澳亚卫视》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是来自澳门的,第一个问题是在“211工程”里面,第三期建设中有没有政策吸引更多的港澳台的师资力量到大陆来任教,或者是吸引港澳台的学生到大陆来求学?第二个我们知道3月22号台湾领导人大选中,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胜选了,他之前曾经说会在自己工作的过程当中推动台湾对大学学历的承认,那么大陆这边对马英九的此举有什么回应或者表态?他能不能推动这件事情,给他一点点建议或者是意见?谢谢。
[郭新立]:应该说“211工程”建设学校现在均还是大陆的,那么吸引人才方面,我们主要是师资队伍建设,我们特别希望引进一些高端的人才,这些高端的人才实际上是面向境外的,包括港澳地区,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第二个问题,“211工程”学院主要是内地大学,所以我们这个办公室所负责的基本是这些内地大学的建设,有关跟台湾的港澳台的交流,教育部专门有一个港台办公室,他们负责这些方面的事情。您可以跟他们具体的联系,谢谢。 [16:35]
[王旭明]:谢谢这位来自澳门的记者,我们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还很少有境外的记者朋友,也欢迎你今后多来我们这里采访,除了新闻发布会之外,有更多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联系沟通,把我们内地的教育传达给香港澳门地区,谢谢。
[《成都商报》记者]:我刚才看了一下报告,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107所高校中,我们中部地区占61所九个省,中西部地区的18个省市有46所,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在第三期的“211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有没有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方面考虑和计划?第二个问题想请赵司长说一下,您刚才谈到我们国家这些年对教育的投入有增长,但是对我们4%的目标还有距离,我想问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今后会不会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达到这个要求?谢谢。
[赵路]:这4%是各界很关注的问题,但是好象不是我们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我可以简要的谈一谈看法。因为实现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4%,我们国家确定的一个目标写入了中央的有关文件,也列入了国家十一五的发展规划。所以说这个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各级财政是一定要努力实现的。那么至于问到为什么4%的目标,我记得93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第一次提出的时候,它的目标设定实现是2000年,现在已经到了2008年,仍然没有实现。我们考虑可能有这么几个因素,供大家参考。
第一,因为我们讲的是财政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重,那么马上就会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问一问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多少?按照07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的统计,07年我们全国财政收入是51300亿,那么占GDP的比重是多少呢?大致上是占20.8%,不到21%。那么大家也知道,一些学者、专家也在进行分析和研究,讲其他一些国家,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公共财政教育投入占GDP已经达到了4%或者5%。
我也想说第二个问题,这些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有多高,这里我可以给大家报一个数,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上都在35%以上,甚至40%接近50%。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教育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也都在25%以上,所以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那么财政蛋糕是既定的,这个比重偏低,当然也就制约了我们国家拿出更多的钱用于投入一些各项事业的投入和发展。所以第一个因素,我想4%的问题和我们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相关。
第二,在这样一个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的这样一个结构下,我们对教育的投入应当说各级政府还是作了很大的努力的。这里也有一个指标,就是财政教育投入强度的指标,就是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在你财政支出当中占的比重,这一块蛋糕切了多大的钱给教育了,反应出政府对教育投入的程度。
我们国家大致上是不到15%,因为每个年份略有不同。我们也统计了一些发达的国家财政教育投入强度,大概也就是15%、16%。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中国各级政府在财政收入占GDP低比重的条件下,经过努力,在财政投入的强度上给予了很大的提高,作了艰苦的努力。
第三,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要用体制、机制的创新,用制度的设计来引导教育投入的增加。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了按照贯彻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要求,各级政府都需要加大对高于的投入。那么怎么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我们有一个观念,就是要坚持制度设计,坚持长效机制的设计,用制度设计,用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来拉动教育投入的增长。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这个改革我个人认为,首先不是经费投入的问题,首先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05年12月,国务院发了43号文件,“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第一条原则是什么?要明确各级责任,因为对于我们农村几十万所学校,一亿五千万的农村的孩子,怎么进行经费的投入?
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是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那么我们中国是有五级政府五级财政的,在农村投入上,中央政府承担什么样的投入责任,省级政府承担什么样的投入责任,地市级政府承担什么样的投入责任,县级政府承担什么投入责任,都得讲清楚。所以在06年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制度设计,设计出一个好的经费保障的机制和制度,才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根本。
这个制度设计带动了多少新增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呢?因为国务院的文件是从06年开始这项保障机制的改革,到2010年,累计新增经费2600多亿。再比如我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也是靠着制度设计。去年国务院颁发了高等学校、中职学校的国家新的助学政策体系的文件,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学校还要用一部分收入来开展助学。这个助学制度的设计拉动了多少财政投入?在这个制度之前,中央财政用于大学学生的助学经费只有18个亿,现在一年要达到多少?08年达到223个亿。
所以说增加教育投入,要坚持体制机制的创新,制度的先行,这个经费投入肯定会增长的。我不知道我这个回答能不能使您满意。
[王旭明]:谢谢赵司长,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赵司长的解释,从另外一个角度给我们很多启发。我觉得就是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也是提高实现4%的一个重要道路,谢谢。
[《新京报》记者]:谢谢主持人,想问杨主任一个问题,就是说您刚才讲了“211工程”建设使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去年国务院、教育部三个部门组织了一个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调查,现在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结论出来了吗?
[《新京报》记者]:另外一个想问王主任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在两会期间,教育部专门组织了一次专门对政协委员的提案的会议,里面说过,京剧曲目进中小学课堂要加一些传统的曲目,增加到什么程度了?另外有人评论,教育部在有一些方面管理,就是没有曲目建立都要来管理,在这块上,是什么看法?另外一个就是高考评论推进,想问有什么样的看法?
[杨玉良]:我们正在大规模的做,这件事情要对我们国家恢复博士学位制度以来,所有的毕业的博士生,就是说你要对他进行一个时间上纵向的比较,也就是说,从开始培养的到底质量怎么样,现在的质量又怎么样。
同时质量部分要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学校有一个教育质量,也就是说学校教师等等对学生培养的满意度,但是第二个更重要的,我觉得是他走向社会以后的发展质量,这个规模非常大,所以这项工作还没有完成,现在对所有的用人单位和培养单位各方面的统计结果,现在还正在统计,所以我觉得这也使我引出一个问题,当我们看一个学生的质量的时候,容易碰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当你碰到一个很差的学生,然后你就说现在一团糟,然后你碰到一个好的学生,哦,现在这个学生质量很高。
所以这个有时候,我觉得需要综合的判断,就是说对这个质量问题,不要凭你的感觉做一个误判,而是要非常详细的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用数据说明问题。
这个博士质量报告,我们就是完全采用客观的,用数据来表明这些年来培养的博士,到底是好还是坏,质量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所以整个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我想大概还需要半年时间,因为这个工作量非常大。
如果说我跟你现在马上就说目前得到的到底怎么样的话,那可能过几个月,最后面的结果完全在统计分析以后,可能有所变化,郭新立同志在直接负责这个项目,所以我想等结果出来,就会给大家一个非常明确的回答。
[王旭明]:关于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这个事情,社会各界讨论了很长时间。我们在这里感谢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参与和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其实,京剧进中小学课堂不是我们最近才有的,实际上本来就在进行当中的教学工作。我们了解了一下,在我们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音乐和艺术课程标准里面,本来就列入了京剧的教学要求,本来就有这样的一个教学要求。
那么在通过国家审定的音乐和艺术教科书当中,均在小学、高中、初中的有关年级当中,都涉及安排了京剧教学的相关内容。这次修订的课程标准在各年级也都增加了教学内容,使得内容更加充实,安排更加衔接,同时也便于组织教学。那么在这次两会期间,很多政协委员也提出了有关建议,专门召开了一个建议的办复会,那么在这个会上我们也了解到了更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大家也都知道,教育部这次仅仅是选择了十个省市,在每一个省市里面选择十所小学、十所中学进行试点。我想,经过一年的试点,有一些经验会不断的积累,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会不断的改进。
正好我估计今天新闻发布会上,可能有这个问题,我还做了一点准备。我特别推荐大家读两篇文章,一篇是我们《中国教育报》刊登的关于京剧进课堂的文章,叫做《京剧进课堂、艺术教育普及化的新尝试》;还有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京剧进课堂争议的背后》,这篇文章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看一看。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一项新的政策试点,不能苛求尽善尽美,可以尝试,并在尝试中听取公众的声音,以求完善。传统艺术普及从娃娃抓起,说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对于京剧乃至文艺来说机遇宝贵,带头走进孩子们的身边很重要,京剧进课堂,受益的将不仅仅是京剧,对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都将有深刻的标本作用。供参考。
在我们今天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的时候,还要提供两条短信息给大家。一个是还有几天, 3月31日就要到了,这一天是第13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大家知道,从2008年第一季度我们统计情况来看,第一季度虽然我们中小学生事故的发生率下降了42%,但是死亡人数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5%,同时受伤人数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7%,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依然是交通、自然灾害、食物中毒、溺水等。应该说,2008年中小学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这一次的主题是“迎人文奥运,建和谐校园”,将由十几个部委主办,由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具体承办,将在3月31日上午九点到十点半在海淀区公共安全馆进行,欢迎各位记者前去报道和参加。
顺便说一下,再过几天我们就进入清明时期,希望无论是学校组织的学生集体祭扫活动,还是学生个人的祭扫活动,特别要提醒学生们,在这段时间尤其要注意防火和交通安全,平平安安的度过新的一年。
另外,我还有一个信息跟大家通报一下。由《中国青年报》主办,财政部教科文司和教育部新闻办公室联合支持的首届“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目前已经进入了尾声。组委会决定今天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的闭幕式,这个闭幕式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从今天开始到30日,这项活动的组委会联合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教育电视台网站,中国教育新闻网,中青在线,中国教育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广播网、搜狐网等十家网站组成网络联盟,学生可以登陆上述任意一家网站在网上进行投稿,同时可以通过网络留言方式留下对本次活动的感想及宝贵意见,届时组委会将组织网络发表、网络评选、网络直拨颁奖活动,让广大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为活动增加亮色。
同时,3月30日下午3点,将在教育部礼堂举行这次首届“助学政策助我成才”活动的闭幕式,届时将有很多获奖的学生现场朗诵他们的感人的获奖作品。希望记者朋友现场报道,我们共同分享那一感动人心的时刻。最后,我们今天新闻发布会结束的时候,我们再次感谢主席台上的各位官员参加我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特别感谢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官员专程从别的部门赶来,我们表示感谢!再见!(转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