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机构设置 学风动态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先进事迹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委员会  >  先进事迹  >  正文
马费成:指引求知之路
2013年05月17日 16:28
   访问量:

通讯员 冯林

人物小传:马费成,1947年生,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评审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评审专家,教育部社科委委员。近日获国家教学名师奖。

“我有一个基本原则: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有求必应,如果可能,还应当无求先应。”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马费成,说起话来不紧不慢。笑称自己还年轻的他已经双鬓斑白了,同学们都喜欢亲切地叫他马老师。

30余年来,马费成一直从事情报学、信息管理、信息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把教学和科研放在首位。“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没有新成果注入,教学仅仅是照本宣科,毫无生命力。没有不间断的教学活动的需求和趋使,也很难提出新问题,发现新问题,获得新成果。”马费成说。

他先后出版著作12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他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对推动我国情报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在科学研究中的成果总是及时反映到他编写的教材中,融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内容。

马费成留校任教后,与情报科学系老师们一道对美国和欧洲同类专业的办学模式进行了大量调研,比较研究,借鉴他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本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较全面调查,研究综合大学科技情报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全新的教学方案,大大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他还积极参与学院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尝试对科技情报专业、图书馆学专业共同的文献与信息组织和管理课程进行整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内容,实现了两个主要专业中文献信息类课程的融合和创新。学院的重要成果《图书馆学情报学教学体系的深刻变革》获得国家首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按文理两类专业各开设3门与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相关的平台课程,马费成和同事们一道,研究如何打破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师徒制,使不同来源、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通过共同的平台课程,拓宽知识面,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

马费成参与编写出我国科技情报专业第一本《情报学概论》教材,首次将国外文献情报和文献计量的六大规律及其应用的有关研究成果系统化并介绍到国内,成为后来我国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研究的基础。据统计,《情报学概论》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情报学领域被引用最多的著作。

作为主要成员,马费成参加了教育部下达的“面向21世纪信息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的后续项目,在新的专业框架下,确定了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顺利实现了专业调整。

近5年来,他在主讲“信息管理学基础”和“信息经济学”时,注意加强教材体系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并对重点难点进行研究,注意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的改革和灵活使用,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研制与开发,研究解决与后续课程的整合与衔接。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他每年至少系统主讲一门本科生课程,指导3-5篇本科生毕业论文,每年总是应本科生的要求,至少指导2-3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2-3项大学生业余科研项目,而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马费成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护学生,时时关心他们的成长。他的学生李东昊说,马老师把我带上了科研之路,我在大学本科期间就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其中2篇发表在核心杂志上,1篇发表在权威杂志上,1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上。有一篇还获得湖北省大学生挑战杯金奖。马费成的很多学生都有类似的经历。

“老师应当是指南针,指引学生求知和创新之路;老师应当是航标灯,照亮学生的人生航程。”马费成用行动诠释着自己对“老师”的这一定位。

关闭| 打印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大学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举报电话:027-68754409 电子邮箱:xsxf@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