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指导的博士生第五次入选,李德仁再度成为全国获指导教师奖次数最多的博导。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李德仁创造了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奇迹”。他说:
“学无止境,科学研究就是不断创新,不断接力。”
“我最满意的成果,就是培养了一批人才。”
采访李德仁,探寻他的为学、为师之道,我们发现,永无止境的创新正是他创造“奇迹”的“秘诀”。
坚持学科创新
由于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先进水平,国际上该领域的学者专家一致认为,美国、德国、中国是世界上航测遥感的三个最重要的强国。作为国家重点学科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德仁总在思考:这个世界一流的学科能不能坚持下去,怎样坚持下去?他常对同事和学生们说,“能不能不断创新,保证学科水平不断上升而不下滑,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关于坚持学科创新,李德仁提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埋头做好学问。
“现在的世界丰富多彩,但是作为老师、作为学生,首要任务就是埋头做好学问。”李德仁希望大家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老老实实地做学问,“不说空话,不抄文章,不偷软件。”
李德仁在学习期间勤奋过人,现在,他仍然喜欢博览群书,经常从同行和学生那里汲取有益的东西。他说:“一个人只有在具备广博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在科研中具有战略眼光,提炼出新的思想。”
李德仁一再强调,要创造一流学科,要攻克技术难题,必须自主地去思考问题,必须有自己创新的思路。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打好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要学会做人,要掌握专业知识。
——抬头看准方向。
“处在一个学科大交叉、大融合的时代,埋头做学问是必要的,但还是不充分的,还要看准方向。”
李德仁一直注意瞄准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发展方向。20世纪80年代,他和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一起,在国内率先提出从模拟法向解析法、数字摄影测量过渡;20世纪90年代倡导GPS、GIS与RS的3S集成,提出了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在世纪之交,以“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为旗帜;进入21世纪,又注意空间信息与网格计算的集成,提出了“广义空间信息网格和窄义空间信息网络”,把研究重点转向智能化实时化从传感器到空间服务的无缝连接,实现数据-信息-知识的自动升华。
——团结形成梯队。
“我们从事这个学科,要发这么多卫星,要布设导航定位系统,GIS要进入千家万户,只有团结起来,形成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如此大的工程。”李德仁说。而且,不仅要组成团体,还要形成梯队;不仅要形成梯队,还要培育领袖,使梯队不断延伸。他说,学校要发展,学科要发展,最重要的是必须有领袖人物。可以从海外引进,也可以自己培养。引进培养,项目激活。
——攻关坚持创新。
李德仁曾在全国政协会上建议,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携手共建我国知识创新工程。目前,他是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的28位专家组成员之一。他说争取973项目要满足三个条件:学科前沿,国家目标(国家急需)和中国特色,这就是“要攻关,要创新!”他联系个人的经历提出:“要创新,就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不要迷信洋人。”
打造自主创新团队
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GIS软件——“吉奥之星”的过程,集中体现了李德仁科技创新的思路。“中国人要用自己的软件来分析自己的地理信息数据。”谈起国产GIS软件的研制开发,李德仁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而他强调得最多的便是这样一句话。
回顾“吉奥之星”从开始研制开发到投放市场近10年的风雨历程,李德仁感慨万千。国际上地理信息系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得到广泛应用,一大批国外软件广泛渗透我国各个部门。面对这种状况,留学回国不久的李德仁深感忧虑。他下决心开发一个优秀的国产GIS软件,打破国外软件“一统天下”的局面。
1988年,李德仁与王之卓联合招收博士生,结合信息时代发展的新动向,指出了面向对象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向。当时开展这项研究十分艰难,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经验上都很缺乏,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尝试。课题研究之初,关于“吉奥之星”软件的设计众说纷纭,李德仁敏锐地抓住了面向对象技术和矢量、影像、DEM三库一体化的新方向,和开发者们经过反复的权衡比较,优中选精,确立了以龚健雅、王伟等为代表的设计方案。1993年12月,十余位开发者扛着计算机和各种设备来到远离武汉市100多公里的咸宁市温泉镇一家军区招待所,进行了三个月的封闭研制。李德仁则始终关注着研究的进展,及时把握和调整“吉奥之星”的总体发展方向。
经过一年的艰苦攻关,“吉奥之星”系列软件诞生了第一个版本。这时,李德仁又亲自出马,召集到一批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大扩充了开发实力。谈到这一点,李德仁认为,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的GIS接班人,使我国的GIS产业有了强大的人才储备,也是研制开发国产GIS软件的巨大成效之一。为了保持技术队伍的稳定,李德仁千方百计为这批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许多博士、博士后甘愿放弃国外待遇优厚的工作,投身于“吉奥之星”软件的研制开发。
目前,“吉奥之星”已在国内市场脱颖而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实现“吉奥之星”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上,李德仁又提出了新的想法,一改“研制开发一体化”的传统创业思路,引进管理人才,吸纳社会资金,组建股份制公司,面向市场走产业化之路。这一思路为“吉奥之星”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这一拥有我国自主版权的创新软件,在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的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软件不断更新,它正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诲人不倦,激励后学
李德仁将培养了一批人才看作自己最大的成果。他说,任何荣誉都只代表“过去”,而培养人才,却是使事业后继有人的永恒“课题”。
“教书是教师的天职,教授就应该为学生讲课。”李德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管工作多么繁忙,他都坚持亲自给学生授课。由李德仁等5位院士、5名专家给一年级本科生讲授的专业基础课《测绘学概论》,是武汉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李德仁组织并参与的对航测与遥感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和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他撰写的教材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
现在,他一年带10个博士生,有上百人的团队。他的学生中,有“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跨世纪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副校长等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脱颖而出的年轻才俊。
谈到这些人才精英,李德仁高兴地说:“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李德仁指导的4名博士生关泽群、袁修孝、吴华意、王树良,他们的博士学位论文分别入选1999年、2001年、2002年和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李德仁由此成为全国获得指导奖最多的博导。此事在全国教育学术界引起轰动——人们好奇地问:他靠什么窍门成为全国最优秀的博导?
问到指导博士生的经验,李德仁说:“首先我要让他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把我的老师教我的方法,再教给我的学生。”
“我是一个喜欢提问的学生,即使是对名家的观点,也敢于提出不同看法。”他说,名师都喜欢别人“挑毛病”,特别是鼓励学生挑导师已经发表的论文的毛病,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继续往前走。“中国的传统思想往往认为学生挑老师毛病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这种观念应该改变。”
指导博士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李德仁认为,学生向老师学习的是做学问的方法、做人的品行,老师则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点。“我今年66岁了,感到还是要向学生学习。”李德仁说,在今天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作为教师更应该不断更新知识,拓展知识面。在这一方面,李德仁与他的老师们一脉相承,并不断将这种精神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李德仁正是这样,在创新的征途上永不停息。正如他在接受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时所说:“我们的永恒追求是在事业上的不断前进,是对社会的不断奉献。成功属于在前进道路上坚持不懈努力的人们。即使是像我这样年龄的人,也不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学习一辈子,奋斗一辈子,把教学、科研和高科技产业化这三驾马车,驾驭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