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提示:
●不能认为近些年的跨越式发展过快过猛而停止发展
●关注区域发展不平衡,地方高校发展的成败事关全局
●要科学把握质与量的关系,改变管理者和教师对本科教学全方位投入不足的倾向
●更新高教发展理念,既要适量建设一批本科民办高校,又要防止盲目求大求全求高
如何正确认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正确看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措施,是确保我国高等教育沿着持续、健康的良性轨道前进的重要问题。本文仅谈我们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我国高等教育尚处于大众教育起步阶段,不能认为发展过快而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特别是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高校扩招重大决策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85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 9.8%;到200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19%,全国各类高等教育规模超过2000万人,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是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一方面,从1978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年均9.5%,高于美国增长率的3倍。在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过程中,对高水平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受过高等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就业优势明显上升。另一方面是社会广大消费者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20世纪后期,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逐年上升,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明瑟收益率[明瑟 (Mincer)1974年提出的教育收益率计算模型,反映受教育者由于多接受一年教育而使收入增加的指数] 1996年为8.23%,1997年为9.68%, 到1998年达到 11.35%,已超过了物质资本投资通常为10%的收益率,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成为一项给个人(家庭)带来较高收益的投资。正是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1999年国家出台了扩招政策,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
世界各国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期,高等教育都相应地由精英教育阶段跨入大众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3.4%到2002年的15%,仅仅用了12年时间就越过了国际公认的大众教育的基准线,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而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5%到15%的飞跃,美国用了30年 (1911—1941),日本用了23年(1947—1970),韩国用了14年(1966—1980),巴西用了26年(1970—1996)。这充分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适应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资源准备。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阶段的时间比美国晚了60年,比日本晚30年,比韩国晚20年;目前,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0%,日本和韩国均已超过 50%,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中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水平已达40%,不少发展中国家都超过20%;而我国高等教育现仅处于大众教育起步阶段。因而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跨越式的发展既不能被认为是发展过快、增长过猛,也不能就此满足,停滞不前。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地方化并行不悖,关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今世界并行发展的两大潮流。一方面,生产、贸易、市场、金融、资本、信息进一步全球化;另一方面,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相互交流,达到更优的配置,凝聚成为强大区域竞争力。随着加入WTO,我国正在逐步开放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市场,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深层次、多角度的国际竞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国际合作办学不断加强,国际交流愈来愈频繁。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部委、各行业的所属院校绝大部分都划归地方管理;加之20世纪末以来地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至2003年底全国1552所普通高校中,地方高校占93%,地方高等学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的发展成败,他们的定位和走向、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当地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应,从高等教育发展来看,地区发展也不平衡,地区差距明显,东部地区高等教育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上海、北京两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 53%和52%,都超过了50%,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天津市也达44%,江苏、辽宁两省均在2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诸省(市、区)大部分都低于全国总体水平。
特别应强调指出的是: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力度不一,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出现明显差异。据有关部门统计,东部地区的浙江、山东、江苏、天津、上海、北京、广东、辽宁和福建等9省(市)属于高等教育规模高发展潜力区,高等教育需求旺盛,经济支撑能力相当强,办学条件相对宽松,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水平较高;而中西部的陕西、山西、安徽、河北、湖北、吉林、湖南、河南、黑龙江、宁夏、海南、重庆和江西等13省(市、区)属于高等教育规模中等发展潜力区,普通高校办学条件水平、经济支撑能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水平几项指标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居多,但略有不平衡;而西部的甘肃、贵州、四川、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云南和广西等9个省(区)属于高等教育规模低发展潜力地区,普通高校办学条件非常紧张,经济支撑能力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均较薄弱。要缩小区域高校发展差异,既需要国家对薄弱地区的扶持,更需要这些地方自身的努力,特别是增强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要有战略眼光。
三、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要特别重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热点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结合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人力资本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课题组”对1978— 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来源的分析研究发现,有形资本的贡献为37.4%~38.5%,人力资本总量的贡献(包括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教育的贡献)为16.5%~17.8%,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为42.7%~45.7%。在人力资本贡献中,劳动力教育的贡献份额达8.6%~9.9%,此即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如加上包含在TFP中体现在知识进步中的教育间接贡献,则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可达到20%以上。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所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对江西1979—2002年经济增长中各生产要素贡献的实证分析表明,有形资本的贡献为44.3%,人力资本总量的贡献为30.33%,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为25.38%。在人力资本总量贡献中,劳动力教育贡献达12.33%(此即教育直接贡献),在TFP中教育的间接贡献为9.52%,故教育对经济增长总的贡献为21.37%。进一步测算还表明,1979—2002年期间,高等教育对江西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受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教育贡献)为1.73%,高等教育间接贡献为3.57%,故高等教育总的贡献达 5.3%,占整个教育对江西经济增长贡献的1/4。显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继续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进一步加大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4个变化应引起我们特别注意:(1)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000美元,按照国际公认标准,我国已走出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经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突破了一个重要关口。在这一时期,以吃穿用为主体的基本生活消费阶段已成历史,以住房、教育、文化、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享受生活消费阶段正在开始。(2)当前我国人口结构正发生重大变化,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10#以下,“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三低”必然带来“一高”(即人口素质高)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对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在当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导致“高考移民”(包括国内迁移和向国外移民)现象的出现。(3)2000年,我国城市的恩格尔系数已降到37.9%,今后20年农村也将逐步降为40%以内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 ~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消费结构的变化,教育文化的消费指数上升,这既增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4)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加快,今后2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推进到55%;据估计,到2010年,全国农村转移人口规模将达到1.2亿,到2020年则有 2.2~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些人口中85%左右仅具有初中及以下的教育水平;劳动力转移使得对接受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增大。以上变化都说明高等教育仍存在巨大需求,需求的热点又在于高水平学校和专业,以及高就业率的学校和专业,这是要引起我们特别重视的。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将高等教育发展重点放在内涵建设和提高质量上
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一方面,今后一段时期应坚持积极发展的方针,适度扩大规模。根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课题组”预测,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0年将达到23%,2020年将超过 40%,2050年将超过55%。另一方面,必须强调把发展重点放在内涵建设和提高质量上来,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当前我们要特别重视以下四个方面:
1.创造条件,加强建设,保障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本身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是要有相应条件的。不尊重教育规律,办学条件跟不上,就会阻碍发展。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趋紧,特别严重的是高校教师队伍除了整体素质不能完全适应、亟待提高外,教师的数量也急需增加。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师比达到19:1,如果按照规定的16:1的标准测算,专任教师缺口达20万,2003年生师比则超过20: 1,专任教师缺口更大。同时,教师结构性短缺现象也十分突出;对多数学校而言,教学、实验、科研及其他配套设施不敷需要。在坚持积极发展的方针下,高等学校要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经费,增加投入,尤其是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从战略高度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
2.强化管理,狠抓质量,全面发展
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科学把握质与量的关系。近几年的扩招,大部分高校在数量上已翻番。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管理、忽视了教学质量,由此积累并隐藏一些不稳定因素。我们要高度重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把培养人的工作当作学校的中心任务。积极进行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改变管理者和教师对本科教学全方位投入不足的倾向。如果不保证教育、教学过程正常运行的机制,真正改变管理者和教师对待教书育人的态度,在扩展高等教育数量的同时保证并提高其质量就可能会变成一句空话。同时要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全过程的监控。只有通过强化管理、狠抓质量,才能确保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3.适度规模,调整结构,协调发展
当前高等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至2003年底,全国1552所普通高校在校生1108.56万人,校均规模达 7143人,其中本科院校校均规模为11662人,高职(专科)学校为2893人。学校规模扩大,有利于办学效率的提高,但规模过大,不仅带来管理问题,而且会降低办学效益。在规模扩大过程中,特别要引起重视的是学校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生知识结构问题。一是从学科结构的角度看,许多高校规模扩展一般都是投入小、属于短平快性质的学科、专业,而并非真正与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需求相一致;二是从专业方向、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上来看也存在较大问题,没有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提供充分保障,毕业后,其知识基础、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均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三是从高校学生就业情况看,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还偏低,这其中虽然有用人制度改革和就业市场发生变化等原因,但也充分说明目前高校培养人才的结构不合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因此,高等学校的发展必须及时调整专业学科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合理的、适应需要的学生知识结构,确保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4.更新理念,科学定位,持续发展
在当前高校迅速发展过程中,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以及高校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积极举办一批高等职业院校;并适量地将一部分条件好的高等专科升格为本科,包括建设一批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是很有必要的。但当前有一种只讲升格、不讲定位、不断向“高”攀升的倾向,一些独立设置学院急于攀升为综合性大学;一些高等职业技術学院希望改变为普通本科院校;一些中等专科学校希望攀升为大专院校。对此,我们认为高校首先是要更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把握好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科学定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合理的办学层次和类型,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和特色,不宜盲目求大求全求高。要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办学资源,从本校的学科优势、科研实力等方面突出比较优势,在做大中做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上下功夫,上质量、上水平,使高等教育纳入持续、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