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旧版

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武汉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成就综述

发布时间:2006-05-24 11:26     作者:    来源:    访问次数:

自200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武汉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下达,批准同意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计划及安排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建设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主线,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为核心,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科学管理,精心组织,现已全面、高质量地完成了“十五”“211工程”20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个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以及1个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的建设任务,实现了建设目标,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

突出重点,打造学科高峰

“十五”期间,我校国家重点学科从10个增加到20个,位列全国第七,新增“985工程”建设项目13个,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从12个增加到2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从95个增加到190个。

同时,学校还依托重点学科设计了20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通过加强学科布局结构调整和交叉综合来打造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的“巡洋舰队”。例如以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几大专业为主体,推进“现代传媒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组建起一个实力雄厚的社会文化研究学科群。“十五”期间,我校新闻传播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双双获得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更是成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发展带动了全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明显增强。国家重大科学计划或科技工程对该校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强就是一个明证——“十五”期间,由我校主持或参加的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防重点研究项目均有显著增加,其中李德仁院士成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军口)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全国高校仅2项),李义天和龚健雅两位教授更是成为各自“973”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这不能不说是我校学科建设结出的硕果。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发展还催生了一系列学术精品:《熊十力全集》被学界推崇为“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一座丰碑”,邓晓芒、杨祖陶教授从德文版译出的康德“三大批判”,顾海良教授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资深教授马克昌的《比较刑法原理》等,均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赞扬。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宗福邦教授等主编的《故训汇纂》和吴志达教授主编的《中华大典•文学典•明清文学分典》的面世,更是其中的鸿篇巨著。

优化配置,构筑创新平台

早在2000年,学校就着手启动重点研究开发基地建设工程,并率先在全国成立研究与开发基地办公室。通过实施“十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案,学校投资1.9亿元,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整合集成,多元投入、共建共享,规范管理、机制创新”的原则,不断整合优质资源,凝练学科方向,创新管理机制,努力建成了一批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凝聚杰出人才、凸显学科交叉与国际学术交流的一流核心科技创新平台,为学科创新和进入当代国际科学研究前沿奠定了重要基础。

由我校牵头,集中科院、中国地质大学多家力量组建的地球空间信息科技创新Ⅰ类平台被列为“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建设资金2.2亿元,其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建成在地球空间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方面的国家实验室,并成为我国空间应用、地球物理以及地球空间信息领域的国家队。继2003年成功申报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后,2004年我校又成功申报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截至目前,我校共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项目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湖北省及其他部委重点研究基地33个(其中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0个,湖北省工程中心6个),校建科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32个(其中野外科学台站6个),与外单位联合共建研究中心、工程中心25个。该校90%以上的学科带头人积极参与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在科学研究中承担了70%的基金项目、半数以上的国家重大项目,并取得了一批具有原始创新、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杨弘远院士主持完成的“植物性细胞、受精及胚胎发生离体操作系统的创建与实验生物学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馥苓教授主持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与技术产业化”、黄从新教授主持完成的“心房颤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朱英国院士主持完成的“中国水稻农家品种马尾粘败育株的发现与CMS(马协A)选育和利用”荣获200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聚集人才,培育创新团队

学校深刻意识到学术团队作为学科建设中“人的因素”的极端重要性,先后投资1亿余元开展学科团队建设。率先在国内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资深教授制度”,实施珞珈特聘教授制度,制定“珞珈英才计划”,破格遴选副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在全国公开招聘高级岗位职务教师等,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提高了该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一方面,一批学术大师齐集珞珈,汇聚成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十五”期间,学校引进了田波院士,张祖勋教授、茆智教授和朱英国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黄进教授被任命为国际体育仲裁院雅典特别仲裁庭仲裁员,赵兴中教授等13人获聘教育部高层次人才。

另一方面,我校加强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引进,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通过支持青年教师申报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和青年教师资助项目,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国外大学进修、学习,鼓励中青年教师采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等举措,一批教研新星正在该校冉冉升起:余敏友教授等7人在2003年荣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哲学学院青年教师丁四新副教授等2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物理学院刘正猷教授等1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整合资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学校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大学科”建设的宏观视野中,以实现资源互利配置和共享,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高效服务为目标,在“十五”期间重点建设了“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和“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保障服务体系”两大项目。

通过解决异种网互连问题,合校前4个校区采用不同设备的校园网实现了全面联网,校园主干网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华中地区主节点实现千兆接入,校园网覆盖全校所有学生宿舍、教学行政办公用房以及教职工宿舍,学校的整体网络应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与此同时,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的构建和使用也已初见成效。除完成ISI-Web of Knowledge学术信息资源系统、IEL-IEE/IEEE工程类全文数据库等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引进工作外,正在建设的大规模数字化存储系统、教学参考与多媒体服务系统、图书馆网络系统和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等也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学校不少数据库的使用量都攀升至全国之首。“整体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新特点为有着辉煌历史的武汉大学图书馆平添了一份夺目光彩,也为武汉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方位、高效率、快捷方便的文献保障服务。

“三创”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三创”教育 (创造、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打造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在全国首创17个跨学科的实验班,采取打通培养,统一设置课程,多学科知识综合交叉等措施,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工程”国学实验班、宗教学和信息安全班、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人文试验班、中西哲学实验班、世界历史实验班办的如火如荼,形成了武汉大学风景独好的珞珈特色。

2002年,我校成为教育部授权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6所高校之一,学校抓住机遇,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口径、通专并重”的原则,积极调整本科教学方案,重构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目前已在学校10多个学院按大类招生。通过开设教改实验班、通识教育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课件建设等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

面对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面对百舸争流的高校竞争局面,学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学校从资源紧缺型大学向资源合理配置型大学转变,从中西部最好的大学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转变,从校园最美的大学向校园更美、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大学转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武大人正团结一致,在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征途上,扬帆进发。